陳敬良:從園丁到導游
——陳敬良:從園丁到導游

陳敬良:從園丁到導游
嚴謹和高嗓門,是300多年教師生涯留在陳敬良身上大的烙印。這個工科出身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卻與行政管理結下了半生之緣。光儀專業畢業的他與數字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年輕時閱讀大量的海內外學術資料,察看當年光學領域前沿的數字,打造自己的光學學術夢想。52歲之后,他又開始尋找各種賬目數據和資金報表中的秘密,這些數字事關一所學校的生存成本與發展契機。擔任了12年分管教學的上海理工大學副校長,擔任了10年上海版專校長,陳敬良卻并不喜歡“園丁”這樣的稱謂。園丁常做兩件事情,一件是灌輸,一件是修剪。信息時代,知識來源極大豐富,灌輸不再是老師的方法。而過度修剪又常常會打掉個性與創新的嫩芽,留下模式化和枯燥的作品,那不是人性化的教育。陳敬良時常提及他的“導游論”,教師熟悉更多的風景名勝,要成為豐富的指南與攻略,引導學生去到柳暗花明的深處,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和領略風景的美麗和傳奇。
作為校長,他亦如是。從2003年到2013年,從52歲到62歲,他用了十年時間,和版專人一起繪制了一張精彩的導引圖,將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這所創立滿甲子的學校,上了一條發現自我、實現價值、領略勝境的發展壯大之路。一個男人成熟的黃金十年與一所學校發展的黃金時代就這樣緊緊地契合在一起。
天道酬勤
戎馬生涯是他發愿立身的肇始。“軍隊培養了我吃苦耐勞、鍥而不舍的品質,一副硬朗的身板,一顆結實的心臟。”他如是形容。1977年,他畢業于上海機械學院光儀專業后,為了學術夢想,他到北京理工大學進修光學自動設計,師從光學學者陳晃明教授,在老師指導下,在海外學術雜志發表了關于一種特殊透鏡計算方法的論文,引起了國際關注。
當時,美國的一家國家物理實驗室,墨西哥、印度等國大學紛紛邀請他出國作訪問學者。這在80年代初的上海機械學院,無疑是樁轟動的事件。剛剛開放的中國,學校對于學者的對外交流事宜十分小心,當時還只是一名助教的陳敬良終服從了學校的安排。如果當年走出去,也許就多了一位光學領域有成就的學者。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鍥而不舍的陳敬良卻收獲了另一個廣闊的世界。
陳敬良相信天道酬勤。1987年,他考取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正式從光學領域進入管理行業,他常說,光儀給我一個數字的頭腦,管理給我一個人文的境界,對我終身受益。他一邊從事管理實踐工作,一邊從事管理理論研究。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非常勤奮,白天忙于行政,晚上與周末用于學術研究。他的學生都很敬佩他對學科前沿的敏感和睿智,敬仰他的謙和與為人,他培養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學生。在管理崗位上,歷任校團委書記、機械部高教研究室主任、黨委宣傳部統戰部部長、高教研究所所長等職。2002年2月被任命為上海理工大學副校長。2003年7月兼任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接手上任
2003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劃歸上海理工大學管理,組建了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印刷學院,并保留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建制。經過50年發展,這所學校已有數萬名畢業生活躍在全國出版印刷領域,在國內已有較大的影響力。這一年,52歲的陳敬良正式接手建校50年的上海版專。那年暑假,當陳敬良走進上海楊浦區水豐路100號的校園時,這個幾乎與他同齡的學校,還是讓他內心有些沉重。
“接手的時候,問題不少,擔子不輕。學校面臨五大困擾。”陳敬良伸出一只手比劃起來,“個問題,發展中的學校資金嚴重不足,青黃不接;第二個問題,學校教學設施陳舊;第三個問題,學校擴招后,校舍緊張,在外面租借了若干地方作為校舍,如何保證學生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是個頭疼的問題;第四個問題,老校區就這么一塊用地,學校擴招后,教學用房緊張;第五個問題,當時學校存在一些人際關系問題,如何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刻不容緩。”
2005年,漸入佳境的學校成功承辦了由新聞出版總署主辦的“上海印刷出版技術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印刷出版教育院校和企業集團以及國內出版印刷界的400余人出席大會。當時的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杰評價說,“一所專科學校組織這樣規模的大會,非常。”柳署長因此對學校的組織能力有了深刻印象。在陳敬良的努力下,同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決定共建上海版專,柳斌杰副署長再次光臨學校,并與時任上海市副市長嚴雋琪共同出席了簽約儀式。學校的發展就此列入到了國家新聞出版業的發展規劃中,同時,上海市政府支持學校突出辦學特色,并在各方面達到全國水平。
“干為先”也是陳敬良自身遵循的原則。“在決策時要謹慎,一旦經集體決策就要往前走,不能后退,否則,將不利于事業,有失領導威信。只要決定做的事,就努力去落實,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學校原來沒有精品課程,2006年以來,《印刷概論》、《數字印前工藝》、《數字印刷》等10門課程分別成為國家和省部級精品課程,一批課程成為校重點核心課程及上海市重點課程建設項目。建成了學校課程中心,這個教學資源平臺使得教學資源得以共享,“教”與“學”得以互動。2008年,在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學校被評為“”。
培元固本
王賀橋記得,他任學生處處長的時候,深感學校以生為本的原則。當時學校的資金還比較緊張,但學校依然安排了很多整修項目,確保學生生活學習條件改善的資金。除了大幅度改善校舍、宿舍條件,學校還努力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在上海點評網上,上海版專食堂的食品質量長期排名前三的位置,保證了學生食品的安全與豐富;校圖書館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準點開放,各種實驗室對學生隨時開放。
這些年來,學校已建成國內的實驗、實訓基地,包括建筑面積3700平方米,總資產達3000多萬元的數字印前、數字印刷、印刷包裝技術、印后加工4個分中心,擁有激光靜電成像彩色數字印刷機、激光照排機、四色單張膠印機等大批先進印刷及印后加工設備,價值700多萬元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重點實驗室——現代傳播科學實驗中心、“數字印刷工程研究中心”、“現代印刷實訓中心”,吸引了包括北大方正、克里奧、愛克發等多家企業在學校設立聯合實訓室。
陳敬良帶頭申請獲批的“國家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爭取到1000萬資金,也用來支持眾多教師的業務項目,推進學校的事業發展。為提高教師隊伍水平,學校支持所有具備條件的老師都出國出境進修,自2009年起,每年派出5~8位教師前往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加州州立理工大學、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等世界知名行業院校進修學習,同時組織骨干教師參加國際專業展覽和職業技能競賽活動。“首先要關心教師,從生活到事業,所謂安居才能樂業。”教職工也普遍感到,工作激情高了,福利待遇也大幅改善了。
“民為上”的原則產生了巨大的生產力,并延續至今。激發出極大熱情的版專師生,連續三屆在國家一級賽事——全國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競技場上攬金奪冠,捷報頻傳,在國內出版印刷傳媒類高職院校中獨占鰲頭。學校三度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和“特別貢獻單位獎”榮譽稱號。王東東同學經過國內層層選拔,終代表中國參加了42屆世界技能大賽印刷媒體技術項目的競賽。這是中國印刷人在國際技能舞臺的亮相,并斬獲銅牌。由此,“上海版專現象”在業內被稱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
“才”大氣粗
學校盡力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氛圍和寬松的環境,努力爭取科研項目。許多教師很快就在各自領域挑起大梁。2008年,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專家團到校評估,在一次會議上,陳敬良向專家們一一介紹在座人員,有美國、德國、俄羅斯等歸國博士、哈工大等知名院校的畢業博士、原遠東出版社社長、少兒出版社前社長等。對于一所專科學校,專家十分驚嘆居然有如此眾多的高層次出版專業人才,各方面的突出成績,終學校評估以“”通過。
學校重視教師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世界名校教師來校參與合作辦學。同時,還積極從行業引進教師,先后引進了全國新聞出版、印刷行業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技術能手等10余位行業專家,強化了教學團隊的建設。
學校目前已建成一支總數達123人的兼職教師隊伍,其中近70位具有行業專業技術職稱,主要來自校外實習基地,他們都是企業的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或能工巧匠。主要負責專業性較強的實踐教學環節,負責在實習基地為學生現場講解授課。這支兼職教師隊伍的建立,對于學校專業建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及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生”本主義
目前,學校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會、建有校外實踐簽約基地113個,并與500多家企業建立了聯系,開展了、多樣化的校企合作。其中包括上海印鈔有限公司、上海煙草集團、香港永發印務有限公司、上海印刷集團、上海界龍集團、上海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上海文藝出版總社、雅昌企業集團、德國海德堡印刷設備有限公司、日本小森印刷公司等一大批企業。從2007年底開始,學校還與深圳雅昌印刷有限公司合作,嘗試“訂單式”培養模式,開辦了“雅昌班”。“合作,全過程參與,多層次推進,我們不斷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們安排了的實習渠道,讓他們感受先進的企業文化。”陳敬良如是說。
學校還建立了校級教學指導委員會及24個專業指導委員會,有近百名校外行業企業專家受聘擔任各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或委員。這些專家均為行業企業中的技術帶頭人、骨干和管理人才。該項舉措使得行業企業參與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共同承擔培養工作。在制訂專業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方案,推進教學與課程改革,指導實習、實訓,舉辦專業講座及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等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后校長時代
2013年9月13日,陳敬良正式卸任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校長職務。他把在美國工作的女兒召回到國內工作。女兒很孝順,看到老爸職務退下來,送了一輛車給他。他每天自己開車上下班。六十耳順的年紀,重新回歸學術隊伍,做回一個學術導游式的教師,對于生性簡單的他來說,是喜歡的生活方式。
現在的輕松于他是有理由的,“卸任后,罵我的人不多,這是讓我高興的事。”對于陳敬良來說,這是直接、真切的肯定。人就像一個網球,無論達到什么高度,身后總有一個網球拍,它比人走得更遠,跳得更高,它可以是一種壓力,也可以是一種責任。如今,陳敬良可以稍微安心地卸下壓力的擔子,以一個建設者和參與者的身份,站在水豐路100號這片傾注了他十年心血的土地上,然而,對于這片土地的一份責任,他始終都不會放下。
十年“導游”生涯,陳敬良給剛剛過完60歲生日的學校儲備了和諧的人際氛圍,一批先進的設備,廣泛良好的社會關系,良好的發展條件。學校正沿著發展的路線圖快速行進。24個專業基本覆蓋了文化產業體系的所有門類,包括影視制作業、出版業、發行業、印刷復制業、廣告業、文化會展業、數字內容和動漫產業,建立起了印刷、出版、藝術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獨特的三大專業群——印刷包裝與印刷設備專業群、出版傳播與文化管理專業群、藝術設計與影視動漫專業群,將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辦學特色顯著的國家骨干高職院校。
談話行將結束,話題回到了“你的遺憾”這個問題上,他表情深沉而內斂。“任期內有兩大遺憾,浦東的新校區建設還沒完成,學校專升本的目標還沒能實現。當然,事事從無完滿,有遺憾才有動力。這些都需要新一代的版專人再接再厲。相信在新一屆班子帶領下,學校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上一篇:賀建偉:巧借印后化解發展困局
下一篇:殷衛國:他的電商“大道”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包裝印刷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包裝印刷網,http://www.hmsjzsjy.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2025年Meat Pro Asia圓滿落幕,全球觀眾增長10%
參展各方高度贊譽展會帶來眾多高質量觀眾,并創造了無數商機[詳細]
- 02鶴壁市市場監管局淇濱分局召開食品生產
鶴壁市市場監管局淇濱分局組織召開食品生產企業及小作坊規范[詳細]
- 03最高支持2000萬元!四川省大力推動人工
四川省發布《四川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若干政策》,圍繞[詳細]
- 04山西:關于《2024年全省重點工業產品質
制定了《2025年全省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共計14[詳細]
- 05寶理塑料受邀出席Chinaplas 2025展前活
作為全球橡塑行業的頂級盛會「Chinaplas2025」的展前同期活[詳細]
- 06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鏈產品發布會在蓉舉
3月19日,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鏈產品發布會在成都舉行。省委[詳細]
- 07伊之密深度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賦能橡塑
近日,《橡膠塑料注射成型機數字孿生第1部分:通用條件》《[詳細]
- 08同大機械獲雙認證!全新榮耀加冕
同大機械以雙項權威認證交出高質量發展答卷——榮膺2024年度[詳細]
- 012024年上海市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商品
本次監督抽查依據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詳細]
- 022025年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
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2.5%,影響[詳細]
- 03國家統計局: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
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1%,比上月下降1.0個百[詳細]
- 04伊之密C系列高端多物料機亮相阿爾及利
伊之密(展位號:A.A11&A.B11)聯合當地代理SARLAFCINDUSTRY,[詳細]
- 05伊之密NEXT²兩板式壓鑄機亮相央視
近日,伊之密NEXT2兩板式壓鑄機作為新質生產力代表亮相央視[詳細]
- 062024年橡膠助劑行業經濟運行數據
2024年,中國橡膠助劑工業突出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自立自[詳細]
- 072025年Meat Pro Asia圓滿落幕,全球觀眾增長10%
參展各方高度贊譽展會帶來眾多高質量觀眾,并創造了無數商機[詳細]
- 08我國鋰離子電池總產量1170GWh,同比增長24%
近日,2024年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情況公布。根據鋰電池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