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長安:綠色印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陸長安
導讀:在11月19日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召開的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陸長安秘書長的工作報告中,對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新形勢下的印刷發展方向進行了梳理和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適者生存,變化成為常態
受互聯網、綠色印刷、限制過度包裝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國內印刷業尤其是出版物印刷業市場的表現給人們以增長乏力甚至不景氣的印象。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出版物印刷即圖書、期刊、報紙印刷,2014年主營收入1701.02億元,較2013年增幅下滑3.86%。互為佐證的是,2011-2014年全貴哦規模以上印刷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的構成變化:書報刊印刷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從2011年的23%下降至2014年的16%;包裝裝潢及其他印刷所占比重則從67%增至76%。
事實上,盡管增長速度放緩,由兩位數步入一位數,印刷總量仍然在增長,只是不同企業因適變能力的不同,感受也會不同。比如,隨著印刷品的多樣化、個性化,以及印刷效率的高要求,部分印刷企業出現了不適應,感到生意難做,日子難過。部分印刷設備器材供應商亦是如此。
這是一個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變化已然成為常態。適者生存,跟不上發展步伐的企業勢必被淘汰。
(二)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改變傳統商業模式
1.數字技術的發展及應用,使按需印刷、個性化定制成為現實。
2.建立在網絡印刷、云印刷等網絡技術基礎上,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將成為未來印刷業下訂單的常態,其已是發達國家的主流商業模式;
3.互聯網的發展,倒逼傳統產業轉型適應。比如,需方僅需提供設計圖,通過淘寶網,便可征集到加工廠家,完成產品的個性化定制。網絡環境的日益成熟,將催生新的商業模式。
(三)綠色印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節能減排的約束指標,據此,無論中央還是地方層面均加大了相關法律規定的建設力度,對VOC排放進行治理。
北京市于2008年1月1日、2月1日分別出臺針對大氣污染排放、油墨行業的標準;2010年5月印刷行業被九部門明確列入大氣污染防控范圍,同年,廣東省包裝印刷VOC排放標準正式實施;2013年9月環保部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十條”),該計劃亦被稱為史上嚴厲的大氣治理計劃;2014年2月環保部以“分區、分階段”為原則細化“十條”,對京津冀提出嚴格要求,“十條”被細化為22項政策措施,在其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整合整治方案”中,石化、包裝印刷、表面涂層等行業被列為考核重點。
目前,包裝印刷行業被視為除石化行業以外、VOC排放大戶,重點控制對象為凹印、絲印、印鐵制罐等領域,以凹印為例,制版公司電鍍排放污水處理率不足50%,有害物質的揮發沒有得到有效的回收,成為大氣污染源。當前,VOC治理已成為關及行業企業生死的頭等大事,有關方面需要高度重視。由此不難預見,綠色印刷產業及相關技術、產品將得到快速發展。
(四)印刷制造業轉型升級成為新常態
從全球范圍來看,像海德堡、富士、小森、蘭達、三菱、利優比、柯尼卡美能達等印刷制造業的巨頭們都在積極轉型,這將新的市場變化。縱觀他們的轉型方向和路徑,大致可以歸納以下幾點:
1.由傳統工藝向數字化技術、印刷電子領域轉型。
2.守住主業優勢,通過瘦身向專業化發展;對跨界業務及非主營業務的發展則與企業合作,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戰略性重組,與合作者優勢互補。
3.打造產業聯盟或產業集群,并通過資本運營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從上述國際大品牌印刷設備制造商的轉型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由傳統制造向服務型制造及智能、綠色制造轉型已成為一個重要趨勢。
(來源:必勝網)
(一)適者生存,變化成為常態
受互聯網、綠色印刷、限制過度包裝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國內印刷業尤其是出版物印刷業市場的表現給人們以增長乏力甚至不景氣的印象。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出版物印刷即圖書、期刊、報紙印刷,2014年主營收入1701.02億元,較2013年增幅下滑3.86%。互為佐證的是,2011-2014年全貴哦規模以上印刷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的構成變化:書報刊印刷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從2011年的23%下降至2014年的16%;包裝裝潢及其他印刷所占比重則從67%增至76%。
事實上,盡管增長速度放緩,由兩位數步入一位數,印刷總量仍然在增長,只是不同企業因適變能力的不同,感受也會不同。比如,隨著印刷品的多樣化、個性化,以及印刷效率的高要求,部分印刷企業出現了不適應,感到生意難做,日子難過。部分印刷設備器材供應商亦是如此。
這是一個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變化已然成為常態。適者生存,跟不上發展步伐的企業勢必被淘汰。
(二)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改變傳統商業模式
1.數字技術的發展及應用,使按需印刷、個性化定制成為現實。
2.建立在網絡印刷、云印刷等網絡技術基礎上,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將成為未來印刷業下訂單的常態,其已是發達國家的主流商業模式;
3.互聯網的發展,倒逼傳統產業轉型適應。比如,需方僅需提供設計圖,通過淘寶網,便可征集到加工廠家,完成產品的個性化定制。網絡環境的日益成熟,將催生新的商業模式。
(三)綠色印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節能減排的約束指標,據此,無論中央還是地方層面均加大了相關法律規定的建設力度,對VOC排放進行治理。
北京市于2008年1月1日、2月1日分別出臺針對大氣污染排放、油墨行業的標準;2010年5月印刷行業被九部門明確列入大氣污染防控范圍,同年,廣東省包裝印刷VOC排放標準正式實施;2013年9月環保部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十條”),該計劃亦被稱為史上嚴厲的大氣治理計劃;2014年2月環保部以“分區、分階段”為原則細化“十條”,對京津冀提出嚴格要求,“十條”被細化為22項政策措施,在其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整合整治方案”中,石化、包裝印刷、表面涂層等行業被列為考核重點。
目前,包裝印刷行業被視為除石化行業以外、VOC排放大戶,重點控制對象為凹印、絲印、印鐵制罐等領域,以凹印為例,制版公司電鍍排放污水處理率不足50%,有害物質的揮發沒有得到有效的回收,成為大氣污染源。當前,VOC治理已成為關及行業企業生死的頭等大事,有關方面需要高度重視。由此不難預見,綠色印刷產業及相關技術、產品將得到快速發展。
(四)印刷制造業轉型升級成為新常態
從全球范圍來看,像海德堡、富士、小森、蘭達、三菱、利優比、柯尼卡美能達等印刷制造業的巨頭們都在積極轉型,這將新的市場變化。縱觀他們的轉型方向和路徑,大致可以歸納以下幾點:
1.由傳統工藝向數字化技術、印刷電子領域轉型。
2.守住主業優勢,通過瘦身向專業化發展;對跨界業務及非主營業務的發展則與企業合作,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戰略性重組,與合作者優勢互補。
3.打造產業聯盟或產業集群,并通過資本運營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從上述國際大品牌印刷設備制造商的轉型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由傳統制造向服務型制造及智能、綠色制造轉型已成為一個重要趨勢。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包裝印刷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包裝印刷網,http://www.hmsjzsjy.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2025年Meat Pro Asia圓滿落幕,全球觀眾增長10%
參展各方高度贊譽展會帶來眾多高質量觀眾,并創造了無數商機[詳細]
- 02鶴壁市市場監管局淇濱分局召開食品生產
鶴壁市市場監管局淇濱分局組織召開食品生產企業及小作坊規范[詳細]
- 03最高支持2000萬元!四川省大力推動人工
四川省發布《四川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若干政策》,圍繞[詳細]
- 04山西:關于《2024年全省重點工業產品質
制定了《2025年全省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共計14[詳細]
- 05寶理塑料受邀出席Chinaplas 2025展前活
作為全球橡塑行業的頂級盛會「Chinaplas2025」的展前同期活[詳細]
- 06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鏈產品發布會在蓉舉
3月19日,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鏈產品發布會在成都舉行。省委[詳細]
- 07伊之密深度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賦能橡塑
近日,《橡膠塑料注射成型機數字孿生第1部分:通用條件》《[詳細]
- 08同大機械獲雙認證!全新榮耀加冕
同大機械以雙項權威認證交出高質量發展答卷——榮膺2024年度[詳細]
- 012024年上海市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商品
本次監督抽查依據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詳細]
- 022025年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
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2.5%,影響[詳細]
- 03國家統計局: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
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1%,比上月下降1.0個百[詳細]
- 04伊之密C系列高端多物料機亮相阿爾及利
伊之密(展位號:A.A11&A.B11)聯合當地代理SARLAFCINDUSTRY,[詳細]
- 05伊之密NEXT²兩板式壓鑄機亮相央視
近日,伊之密NEXT2兩板式壓鑄機作為新質生產力代表亮相央視[詳細]
- 062024年橡膠助劑行業經濟運行數據
2024年,中國橡膠助劑工業突出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自立自[詳細]
- 072025年Meat Pro Asia圓滿落幕,全球觀眾增長10%
參展各方高度贊譽展會帶來眾多高質量觀眾,并創造了無數商機[詳細]
- 08我國鋰離子電池總產量1170GWh,同比增長24%
近日,2024年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情況公布。根據鋰電池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