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有網友爆料,廈門一女子用牙齒撕咬快遞包裝袋后,嘴角出現小紅疙瘩,后來還流膿、潰爛。皮膚科醫生判斷,可能是撕咬快遞包裝時引發過敏所致。
現在,*狂歡“剁手”結束,收快遞高峰期到來,在收快遞時,抱著各種快遞包裹,你有沒有想過,快遞包裝有多臟?記者隨機選擇三個快遞包裝袋(盒),送到醫院檢驗,看看包裝上有多少細菌。
11月14日,記者隨機選擇三件快遞包裝袋(盒),送到湖南省人民醫院檢驗科檢驗。醫生通過細菌培養,在送檢的樣本中,均檢出大量菌落,其中包含枯草芽孢桿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湖南省人民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謝良伊說,這些都是在環境中存在的正常菌落,并非致病菌。不過,她建議,市民在拆快遞包裝時,還是得注意拆開方式,切勿用嘴撕咬。
勿用嘴撕快遞不用快遞盒裝生活用品
快遞包裝除了本身就帶有細菌外,在*的運輸過程中,快遞包裝接觸的各種物質、運輸工具,都會導致細菌量不斷增加,以及細菌種類的變化。
謝良伊介紹,人體皮膚是一道天然屏障,在日常生活中,空氣、環境、身體表面等地方都充滿細菌,正常情況下,細菌會被皮膚屏蔽,不會進入人體。但是如果本身皮膚有損傷,細菌可能會對皮膚產生侵蝕作用,從而導致局部感染。因此在拆快遞包裝時,不要讓快遞包裹與嘴或者受傷皮膚接觸,好用剪刀剪開后再取出快遞。她提醒,接觸快遞包裝后要及時洗手,防止細菌的滋生和過敏現象的發生。此外,不要用快遞盒存放生活用品,特別是魚、肉等生鮮食品,容易造成污染。
也有專家表示,快遞包裝上除了有常見菌以外,不排除在某些環境下會接觸到致病菌,建議市民在拆快遞包裝時,戴上手套,并及時洗手。
實驗三樣本均有菌落
實驗時間:11月14日-11月16日
實驗地點:湖南省人民醫院檢驗科
實驗材料:快遞包裝盒兩個,快遞包裝袋一個,營養瓊脂平板三個,鑷子、棉簽若干。
實驗人員:湖南省人民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謝良伊
實驗步驟:
1.隨機選擇三家快遞公司的三個快遞包裝,其中兩個紙質包裝盒,一個塑料包裝袋。
2.將三個快遞包裝分別編為1、2、3號,然后用剪刀分別在包裝上剪下4×4cm大小的樣本。
3.打開營養瓊脂平板,采用按壓法,將樣本按壓在平板上,分別對應編號,培養18-24小時。
4.經培養,可見大量細菌生長,經過涂片染色后辨別出細菌類別,終確認檢驗結果。
實驗結果:
經細菌培養后,營養瓊脂平板上顯示,三個樣本中均可見大量菌落,其中在1號樣本中,大概有500多個菌落,2號樣本中有400多個菌落,3號樣本中有100多個菌落。(注:菌落總數不等于細菌個數。)
謝良伊表示,實驗顯示,在三個樣本中均出現革蘭氏陽性菌,其中以枯草芽孢桿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為主。在這兩種菌落中,大部分為枯草芽孢桿菌,少部分為表皮葡萄球菌,“這些都是環境中存在的正常菌落,并不是致病菌”。
小技巧
包裹的正確打開方式
1.在桌上墊張舊報紙或其他紙張,將包裹置于其上;
2.用剪刀或者裁紙刀剪開包裹外膠帶,打開包裝,取出快遞;
3.將拆下的包裝袋(盒)清理到室外或通風處,不要囤積在辦公桌周圍或家里(以上3步好戴手套);
4.馬上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徹底洗手。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到2025年,全面執行快遞包裝領域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規、標準和政策體系,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制。
- 2024-12-26 10:46:49
- 18274
-
粵港澳大灣區印刷團體標準《快遞封套循環封口貼》起草組成立暨標準討論會在深圳召開
2024年11月8日,粵港澳大灣區印刷團體標準《快遞封套循環封口貼》起草組成立暨標準討論會在深圳永經堂紙品有限公司順利召開。- 2024-11-14 10:56:40
- 20414
-
10月30日,玉禾田旗下成員企業深回收與順豐合作的智能回收箱鋪設(試點)項目啟動,不僅將為園區提供即時的有償回收服務,為快遞包裝回收“最后一公里”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同時也將帶來額外的經濟收入。
- 2024-11-05 10:30:15
- 16584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